数谷崛起 集聚成势
作者: 贵阳日报 编辑: 赵超 时间:2021-07-01 14:46:33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4月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1年)》显示,2020年,贵州凭借超过15%的数字经济增速,实现了连续6年排名全国第一。
自拉开大数据发展序幕以来,贵州以敢为天下先的创新魄力,抢抓机遇,迈上“云端”,从经济欠发达省份一跃成为国家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6年间,大数据对贵州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20%,而贵州的GDP增速也连续多年排进全国前三,驶入了发展快车道,实现后发赶超,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
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展示中心外景。
作为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的核心区和主战场,贵阳贵安牢记使命、勇担重任,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实现了大数据产业发展从“风生水起”到“落地生根”再到“集聚成势”的精彩“三级跳”。
“云”聚八方宾客
“中国数谷”登上世界舞台
作为全球首个大数据主题博览会,数博会自2015年创办以来,已成为全球大数据发展的“风向标”和业界最具国际性和权威性的成果交流平台。
“数博会加速了贵阳走向世界的脚步。”全国政协委员、贵阳市委市政府首席战略顾问、贵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主任连玉明说,“数博会”让“中国数谷”登上了世界舞台,让全世界认识了贵阳。
骐骥千里,非一日之功。数博会坚持“高端化、专业化、国际化、产业化、可持续化”的办会原则,坚持“全球视野、国家高度、产业视角、企业立场”的办会理念,坚持“细致、精致、极致”和“安全、周全”的办会标准,每届都实现成功、圆满、精彩举办。2018年、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向数博会发来贺信,表达对贵州发展“数字经济”的高度关注和殷切期望。
2020年,因受到新冠疫情影响,数博会采取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举办,但“数博会”品牌仍旧展现了在全球大数据行业的惊人号召力,“永不落幕的数博会——2020全球传播行动”系列活动举办了78场,有超过2000家国内外媒体(网站)参与报道,国内总阅读量达到48.03亿次,海外主流媒体相关报道的阅读量超过18.8亿人次……
数博会持续成功举办为贵阳贵安带来了实打实的“红利”。依托数博会“国际性盛会、世界级平台”的影响力和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资源,贵阳贵安先后吸引了苹果、华为、中国电子、腾讯、浪潮等20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项目落户。如今,“数博会”已经成为贵阳贵安对外开放与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
2021年5月26日,2021数博会如约而至。今年的大会在“数据创造价值、创新驱动未来”主题下,以“数智变·物致新”为年度主题,聚焦5G背景下的大数据新兴应用,深入探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量子信息、区块链等大数据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为贵阳贵安加速抢滩数字经济带来更大机遇。
位于经开区的大数据安全产业园。
“融”助百业兴旺
“数字经济”加速融合发展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这个新型生产要素,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源泉。随着以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逐渐渗透,“大数据+”已经成为加速行业发展提质增效的重要“法宝”。
近年来,为纵深推进大数据战略行动,贵州结合大数据产业发展实际,提出“四个强化”“四个融合”,即强化对现有大数据企业的支持力度、强化对大数据企业的招商力度、强化与大数据融合的高科技企业的招商力度、强化对大数据等高科技领域的人才引进力度;加快大数据与实体经济、乡村振兴、服务民生、社会治理的融合。
作为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的核心区,贵阳贵安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道路上奋勇争先,以“万企融合”行动为抓手,激发实体企业与大数据融合发展动力,全面促进大数据与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成效显著、硕果累累——
2020年,贵阳贵安117个规模以上大数据企业贡献的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为103亿元、202.9亿元,电信业务总量达到873.14亿元。
贵阳贵安投入运营及在建的重点数据中心已达23个,规划服务器400万台,“中国最强机房”在黔中腹地飞速运转。
2020年,贵阳贵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云比例已经超过85%,贵阳贵安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水平指数已达51.1,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水平由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加速迈进。
“2021年,贵阳贵安将继续深入开展‘万企融合’行动,实施大数据融合应用项目380个以上,带动超过760户企业开展大数据深入融合,加快推动实体经济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贵阳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吴宏春说,2021年,贵阳贵安将力争实现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水平指数达到53左右。
清镇二中将“智慧课堂”手段引入教学。
“十四五”期间,贵阳贵安将持续聚焦建设数据中心集聚区、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将其作为推动数字经济升级突破的重要抓手,实施“百企引领”专项行动,大力推动产业集聚示范基地建设,在“挖存量、拓增量”上发力见效,加快构建以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为引领的数字经济产业体系,以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推动大数据与各行业深度融合,探索数据价值化实现路径。
“数”推治理升级
“智慧城市”展现勃勃生机
点开手机上的“健康贵阳”APP,就能看到在社区医院的体检结果;手机在线预约,到现场几分钟就能完成疫苗接种;远程会诊,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享受优质医疗服务……“互联网+医疗健康”模式,让贵阳市民的就医体验越来越好。
如今,贵阳市民乘坐轨道交通、BRT,不用办乘车卡,也不用在手机上下载APP,只要刷脸就能顺畅出行,简单快速。
100个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身份证、驾照、社保卡等证件实现全电子化,社保、医保、公积金等162项高频民生服务事项实现“掌上办理”。
随着“大数据+”“互联网+”应用覆盖面持续扩大,“数字化”“智能化”在贵阳无处不在,体验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线上经济等创新服务方式不断涌现。
苹果(贵安)数据中心。
目前,贵阳“一云一网一平台”建设已经实现了“省市县乡村”五级全联通全覆盖,横向接入234个市级部门,纵向接入902个区(市、县、开发区)部门、187个乡镇(社区)、1554个村(居委会),政务、民生、医疗、扶贫等多个服务领域数据实现互联互通;省市两级政府数据共享交换体系的983个API接口,为20多个政务大数据应用场景提供数据支撑,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贵阳模式已实现1125个市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市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100%,100个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百姓拍”“社会和云”等一批社会治理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及示范效应,公安块数据中心帮助贵阳成为全国第一个“两抢”案件和“命案”破案率均达到90%以上的省会城市。
据“中国开放数林指数”评估,贵阳市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已经连续4年全国领先,并在全球30个重要城市开放数据指数中位列第6。
此外,作为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核心区,以“数字孪生”规划建设数博大道是贵阳市探索智慧城市建设的又一新尝试,基于数博大道的产城融合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入选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新型智慧城市十大典型示范案例”。根据规划,数博大道以大数据金融城、大数据产业城、大数据健康城、大数据智慧体验聚集为主线,从大数据创新、产业发展、城市治理、交通优化、民生服务等重点领域,谋划实施一批数博大道数字化标杆项目。未来,这里将是集产业大道、智慧大道、创新大道、展示大道、体验大道、生态大道、文旅大道各功能为一体的“中国数谷”的核心区。
贵州首个“淘宝村”息烽县立碑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