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安新区:数字经济实体经济融合提速
作者: 朱迪 来源: 贵州日报 编辑: 蔺弦弦 时间:2023-06-19 11:43:13
近年来,贵安新区将大数据产业作为后发赶超的路径,不断抓实延伸数字产业链条,优化壮大数字产业生态,发挥自身算力优势和产业链优势,推动大数据产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紧盯“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核心区”总定位,贵安新区全力以赴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始终坚持高一筹谋划、快一步行动、深一层推进,做强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两大引擎,推动数字经济为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夯实算力“底座”
今年5月,中国电信携新型云服务算力底座“紫金架构”以及算力分发网络“息壤”平台等创新成果亮相数博会。
作为建设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维护网信安全的主力军,中国电信聚焦数字经济发展趋势,搭建数字底座核心能力,不断挖掘和丰富数字生活应用场景,服务社会造福民生。
中国电信搭建的算力大网背后,离不开其在贵安新区的数据中心支撑。
作为贵安新区首家成立运营的数据中心,中国电信云计算贵州信息园2014年正式开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园区目前已建成8栋数据中心机楼,具备20万余架机柜承载能力,年产值超过2亿元。
作为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州的核心区,贵安新区在全国先行先试布局发展大数据产业,抢抓政策机遇加快数字新基建。目前,贵安新区已建成数据中心7个,在建及已签约数据中心11个,在谈数据中心13个。
贵安新区马场镇产业新城三大运营商数据中心。(贵安新区办公室供图)
优越的自然条件及完善的政策支持,是众多行业顶尖企业选择将数据中心落户贵安新区的原因。而贵安新区也持续优化服务推动“数据入黔”,夯实“算力”底座,为数字产业发展积蓄动能。
今年年初,网易自建首个大型数据中心落户贵安新区。
该项目规划标准机架1万架(按5KW/架计算),可承载服务器10万台,投产后将承载起元宇宙、云音乐、游戏等网易核心业务,为全国超10亿用户提供稳定可靠的互联网在线服务。
从签约到项目落地,工期仅有1年。为此,贵安新区组建起项目服务团队,全流程多方面做好服务保障,推动项目跑出“加速度”。当前,项目建设全速推进,预计将在9月竣工并投入运行。
随着“东数西算”工程的全面启动,贵安新区数字经济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贵安新区紧抓政策东风推出实施一批项目,加快数据中心集群建设,带动各类相关数据资源、要素加快汇聚,一个超大型数据中心“强磁场”正加速形成。
让数据“存起来、跑起来、用起来”,“十四五”期间,贵安新区将累计建设大型数据中心15个以上,累计上电服务器超400万台。
构建数字产业生态
“我们研发推出的交通宝,能围绕‘人、车、企’三大维度,为交通物流行业提供全流程数据辅证服务……”今年数博会上,贵州数据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数据宝)设置了企业展位,全方位展示旗下四位一体安全体系和行业领先的数据产品及解决方案,吸引不少参展者观看。
贵安新区湖潮乡车田景区景美如画。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朱迪 摄
除了积极参展外,数据宝还承办了2023国有数据资产增值运营论坛,邀请政界、行业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分享国有数据的探索与实践,为贵州数字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
作为贵安新区本土成长起来的大数据企业,数据宝一路发展可圈可点:成为首家完成数据要素市场化全生命周期管理闭环的企业,推出数据治理智能化、建模加工产品化、场景应用商品化、流通交易合规化“四化建设”方案。目前,该企业已服务2000多家高端品牌客户,形成了200多个细分领域的应用场景。
不久前,贵州云上鲲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上鲲鹏)获评贵州省2023年首批创新型中小企业。
作为贵州省鲲鹏产业的核心承载企业,云上鲲鹏研发生产基于鲲鹏、昇腾芯片的国产服务器、PC机、存储等智能计算产品,并与华为在鲲鹏、昇腾、开源鸿蒙、云服务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为全省提供强大算力服务和软硬一体化的数字化服务。
助力贵州鲲鹏产业生态构建,云上鲲鹏积极发挥产业龙头企业作用,带动服务器、PC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产业链聚集效应加快释放。今年一季度,云上鲲鹏产值较去年增长近200%。
以“数”为媒乘风而上,贵安新区发挥数据中心集聚优势,大力实施软件再出发行动,以华为云等为代表的“云服务”首位产业大放异彩。今年一季度,贵安新区规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08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预计完成营收108.96亿元,成为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坚实力量。
数实深度融合
从传统制造生产企业到手握多项核心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落地贵安新区以来,贵州贵安新区东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江科技)的成长可谓“脱胎换骨”。
最初入驻贵安新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时,东江科技主攻电连接器零部件生产加工,由于受限于技术且产品单一,市场始终难以做大。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是东江科技总经理张俊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以“数”为媒,赋能千行百业精彩蝶变。贵安新区在做强做优大数据产业的同时,坚持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一业带百业”高歌猛进、动能集聚。
在此背景下,贵安新区传统企业争相加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所带来的新生态,这让苦寻企业“破局之路”的张俊明白,“传统制造型企业要升级必须插上‘数字翅膀’,借助大数据才能实现升级转型。”
坚持以“大数据+”助力转型,东江科技加大研发投入、组建研发团队、升级生产工艺,并与周边高校合作,建立生产过程监控管理及分析系统,顺利踏上智能制造的转型之路。
如今,获评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的东江科技,在数字化浪潮中脱颖而出,已相继推出30个系列自主研发产品,获得40余项发明专利,并依托贵安新区这一“大本营”,构建起了辐射全国的销售网络。
在贵安新区,随着“千企改造”“万企融合”等一系列深度融合战略行动的实施,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传统行业发展持续赋能,实体经济乘“云”驾“数”,大数据的生命力也在融合中被激活。
云上鲲鹏生产车间。 (贵安新区办公室供图)
发挥大数据的乘数效应,赋能“四化”发展。如今的贵安新区,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数字经济“新赛道”:贵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开启智能工厂建设,着力打造贵安新区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贵州泰和超硬工具股份有限公司深入实施智能化改造,推动管理降本增效;贵州全安密灵科技有限公司深耕智慧民爆产业,为产品植入贵安“芯”力量……
2022年,贵阳贵安培育42个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标杆项目,实施348个融合示范项目,带动690户企业开展融合,融合指数达55.16,“大数据+”带来的乘数效应正在凸显。
新路径
贵安新区湖潮乡星河社区。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朱迪 摄
5月的数博会,“中国数谷”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
从全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到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大数据”已成为贵州向世界展示的一张名片,而作为贵州发展数字经济的主战场、主阵地之一的贵安新区,也受到广泛关注。
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贵安新区以“一硬一软”两大产业为突破口,坚定做优产业结构,做大产业规模,一批如“数据宝”一样的大数据行业尖兵企业,在这样的产业生态中快速成长。
高质量发展从来都是民生为先。
5年前,从贵安新区湖潮乡下坝村搬到星河社区时,60岁的王琴芬对未来就业及社区生活有很多担忧。如今,她将闲置房屋出租,闲暇时间则跟着社区舞蹈队到处演出,生活过得有声有色。
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这是一座品质之城,新变化与新气象随处可见。
“从坐公交车至贵安,到如今贵阳环线铁路开通,出行的选择越来越多。”家住贵阳的张静,大学毕业后一直留在贵安新区工作,见证了贵安交通发展变化。
喜人变化不只是交通。紧抓“强省会”战略机遇,贵安新区以规划为引领优化空间布局,不断夯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持续优化城市空间格局。
遵循“三城两组团”空间布局,花溪大学城、马场产业新城、贵阳大数据科创城功能板块城市框架初步形成。大学城已入驻10余所高校,拥有师生16.6万人。引进贵师大附属小学和附属初中、贵阳市实验小学贵安分校、大学城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贵州医院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
在城市设计和风貌管控上下功夫,将水系、绿带、公园、人文等融入城市建设,建成云漫湖、月亮湖、七星湖、北斗湖、星月湖等一批景区公园,城市配套建设提质增速,人气、商气和烟火气加快聚集。
这是一座魅力之城,人文情怀浸润城市“温度”。
“下楼就能买菜锻炼,门口有好几路公交直达。”星河社区居民王琴芬细数着当下的好生活,脸上带笑,跟以前在老家的生活比,现在是太方便、太幸福。
星河社区是贵安新区重点打造的城乡一体化示范安置小区。为了让搬迁群众迁得进稳得住,星河社区持续完善生活配套、文化娱乐、就业创业等服务,让群众的幸福感不断积累、逐渐升华。
“如今,星河社区是贵安新区入住率最高的社区。”星河社区党支部书记刘琼介绍,社区不仅有完善的配套服务,更受益于周边项目,极大解决了社区群众就业问题,大家换了新房子,转换新思维,过上新生活。
随着城乡融合发展加快,贵安新区不少群众逐渐从农村通过搬迁安置进入新型社区,实现农民到市民的身份转变。在此过程中,贵安新区始终紧盯“人”的需求提供服务,打造更高品质的生活。
保障住有所“依”,让城市发展更有“温度”。2022年,贵安新区盘活13个安置点共12786套房屋;启动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保租房、筑巢公寓、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保租房等8个项目,建设改造完成保租房1878套。
推进“一圈两场三改”和农村“五治”,让群众生活更有“质感”。贵安新区相继完成大学城等4个“15分钟生活圈”建设,3个停车场、2个生鲜超市逐步投入运营,完成3000户棚户区改造任务,城乡配套日益完善。
这是一座产业之城,宜居宜业绽放无限活力。
产业聚集让城市发展加快推进。贵安新区围绕产城融合加快城市开发,坚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协调发展”理念,规划建设花溪大学城、马场产业新城和中心生态新城,着力打造承载百万级常住人口战略平台。
围绕加快发展“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规划建设50多平方公里的贵阳大数据科创城,将生态城市、产业城市、海绵城市、韧性城市、智慧城市的设计理念融入其中,有机融合城市和生态,构建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空间。
产业发展加持下,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瞄准贵安新区这片土地上的商机和前景,群升大智汇、贵安云谷等一批城市综合体应运而生,大型连锁超市、电竞游乐、餐饮、生鲜超市相继落地,生活配套服务日益完善。
2016年,刚毕业的孙旭选择入职贵安新区的企业,在此生活至今,全新的贵安新区令他感慨万千,“幢幢高楼平地起,产业发展欣欣向荣,服务配套愈加完善,这座城市越来越适合工作与居住。”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石。新兴业态不断涌现,产业集群加速形成,贵安新区的城市辐射带动能力持续增强,一个宜居宜业的品质新城正加快崛起。
市民声音:最爱城乡烟火气
每逢周末,花溪大学城照壁庭轩美食城美食云集、人潮涌动,路边停车一位难寻。“吃的玩的非常多,进来就感受到浓浓烟火气。”市民王元丽说,周边商家林立、服务完善,这里的生活非常便利。
同一时刻,王元丽的一些朋友相约在湖潮乡车田村休闲娱乐,不断聚集的人气让当地热闹非凡:农家乐座无虚席,湖边风景优美,游客坐在露营天幕下,就着美食边吃边聊,享悠闲时光。
近年来,车田村充分利用其独特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建起了峡谷健身步道、休闲广场、环湖游乐设施等,特色农家乐、民宿、露营基地等项目应有尽有,村民在就业、收入、生活质量上得到全方位提升。
在贵安新区,城区与乡村的边界愈加模糊,生活幸福感扑面而来。
着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贵安新区坚持“一张图”规划,“一盘棋”建设,“一体化”发展,加快城乡协同融合发展,城乡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城镇空间格局不断优化,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改善。